1、方案背景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設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作為一名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管理的參與者,加強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勢在必行。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同其它工程項目相比有許多獨特之處。 首先是質量要求高,市政公用設施使用頻率高,人流、車流集中,其質量是否安全可靠,將直接影響到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綜合效益。第二是工期要求緊,城市基礎設施普遍處在急需改善和加強的狀況,要求開工建設的市政工程項目往往是急于投入使用的,故要求盡早完工。第三是工程投資管理要求高,一般市政工程資金投入量大,且多數是在資金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就要開工建設的,一方面要求管理者合理控制投資規模,盡可能節省國家投資;另一方面還要求管理者要根據資金籌措情況,適時調整工程項目的進度計劃。第四是所涉及的專業種類多,涉及到道路、排水、橋梁、綠化、弱電、燃氣、供水、供電等,工程資金來源渠道不一,需要跨行業、跨部門協調。第五是市政工程建設項目所涉及的管線交叉矛盾復雜,交通干擾等影響因素多。根據上述工程特點,要求市政建設項目的管理者必須具備多種專業知識和相當強的外部協調能力,能夠正確處理好建設項目質量、投資、進度三大目標的對立統一關系及其與外部環境關系。
2、信息化需求
(1)涉及面廣。市政工程施工項目管理是一個多部門、多專業的綜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單包括施工過程中的生產管理,還涉及到技術、質量、材料、計劃、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內容。
(2)工作量大。市政工程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資種類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動共同參與。對所有這些施工環節及其用到的資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見建筑施工項目管理工作的復雜與繁重程度,而這些僅僅是項目管理中的生產管理和材料管理兩個側面。
(3)制約性強。項目管理工作必須符合市政工程施工從準備到竣工驗收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規律。因此,市政工程項目管理不僅要符合工程有關規范規定的要求,還要做到彼此協作、安排有序。
(4)信息流量大。信息與物質、能源一樣,是構成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任何一項管理活動,都離不開某種信息的處理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項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動并不孤立,它們之間存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聯系。于是,各管理活動之間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與傳遞,而且建筑施工項目管理工作的復雜與繁重程度,直接決定了項目管理過程中信息流動的復雜和頻繁等特點。
在傳統的市政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中,項目上各種信息的存儲,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單據等紙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計算來完成;信息的交流,絕大部分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手工傳遞甚至口頭傳遞;信息的檢索,則完全依賴于對文檔資料的翻閱和查看。
信息從它的產生、整理、加工、傳遞到檢索和利用,都是以一種較為緩慢的速度在運行,這容易影響信息作用的及時發揮而造成項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誤。隨著現代工程建設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施工技術的難度與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各部門和單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斷擴大,施工技術的難度與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各部門和單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斷擴大,信息的交流與傳遞變得越來越頻繁,建筑施工項目管理的復雜程度和難度越來越突出。由此可見,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經濟可行性等方面已明顯地限制了施工企業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環境中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